top of page
Writer's pictureAsher Intrater

循序漸進的彌賽亞預言(彌賽亞預言的進展)




偉大的樂曲是透過樂器和旋律的交織,循序漸進地組成一扣人心旋的佳作,但這與彌賽亞奧謎的偉大啟示相比,這種循序漸進的步調卻黯然失色。


要看和聽有關彌賽亞來臨的預言,有幾種不同的方式。要理解彌賽亞,它是有一個進程的:


從摩西律法→到先知書→到福音書→到書信


律法和先知書引領耶穌的到來,而福音書和書信更全面地解釋了祂的位格。當我們查看聖經思想(如果你願視之為「交響樂」亦可)的份量隨著幾世紀而不斷增加,我看到有八種不同類型(或稱「旋律線」)的預言啟示都指向彌賽亞:


  1. 預表彌賽亞的信心英雄

  2. 祭司的表徵

  3. 直接預言

  4. 啟示性的經歷

  5. 直接現身

  6. 自然界的例子

  7. 以色列百姓的歷史

  8. 神學上的各種原則


預表彌賽亞的信心英雄


這些信心英雄幾乎在聖經的每個故事中都能看到;每個英雄都是真實的歷史事件,但每個英雄也都是預表彌賽亞的人物範例。因範例眾多,在此無法一一列舉,它們是迄今了解彌賽亞來臨最充分的資訊


舉例來說,我們可以將亞當視為神的第一個兒子;諾亞經過水拯救世界;亞伯拉罕作為父親犧牲親兒;猶大寧願被監禁,以使他弟弟得釋放;約瑟被他的兄弟背叛後遭難,但之後成為世界的領袖。這些都還只是創世記中的範例。


摩西是一位偉大的彌賽亞預表,他在神和百姓間做溝通﹑協調立約帶下神聖的指示設立聖職甚至得榮耀。


聖經英雄中最著名的彌賽亞預表是大衛。他是王,而彌賽亞是更偉大的君王,出自大衛的世系。彌賽亞是“Ben David”——大衛的子孫,這個形像在大衛的兒子所羅門,和猶大諸王身上得到延續。耶穌說祂比所羅門和約拿更大(太12)。這個比較就是一個例子,說明聖經裏的各個英雄都被視為是彌賽亞的預表。


祭司的表徵


祭司的表徵主要是祭牲被宰殺,作為人類犯罪的贖價,且是由大祭司或祭司獻祭來為百姓贖罪。聖殿被描述為耶穌的身體,逾越節的羔羊被看作是被釘十字架的彌賽亞,初熟的果子就是復活等等。


直接的預言


大部分人認為這些預言是對彌賽亞的描述。最為人所知的預言始於以賽亞書(由童貞女所生,7章;世界之光,9、42、49章;受苦的僕人,53章),到彌迦書(出生於伯利恆,5章),到但以理書(​​一位像人子的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,7章),到撒迦利亞書(騎著驢,9章;被刺殺,12章;站在橄欖山上,14章)。


還有許多關於彌賽亞的預言出自詩篇和更早期先知的口。最早的詩歌之一是哈拿之歌(撒上2章),她預言了復活(6節)和將要來受膏的「彌賽亞」王-מלך משיח(10節)。


啟示性的經歷


這些都發生於作異夢或突來的啟示。以西結看見一位神人坐在榮耀雲頂的寶座上(結1);雅各看見祂站在梯子上,進入天堂(創28);約伯看見他的救贖主來臨(伯19);以賽亞看見祂榮耀地坐在寶座上(賽6);撒迦利亞說,恩典和懇求的靈會被澆灌下來,使人仰望他們所扎的(亞12);巴蘭看到遙遠未來彌賽亞的來臨(民24)。


直接現身


這種直接現身被稱為“Christophanies”,我在《誰與亞伯拉罕共進午餐?》一書中深入探討了這個話題。彌賽亞神人與亞伯拉罕共進午餐(創18),整夜與雅各摔角(創32),在燃燒的荊棘中向摩西顯現(出3),拿劍挑戰約書亞(書5)等等。


自然界的例子


自然界的例子包括果實落入地裡而種子卻復生(死亡和復活的例子),還有很多別的例子。太陽被視為彌賽亞的臉,榮耀無比。一棵樹被視為一個人,耶穌被視為生命樹,嗎哪是描繪神從天降下的糧等。既然神是創造者,自然界的萬物都是祂旨意的見證人(詩19)。


以色列百姓的歷史


以色列這個名字在聖經中可以指雅各、以色列百姓或彌賽亞。以色列的歷史概述了耶穌的一生,而耶穌的一生貫穿了以色列的歷史。歷史與耶穌都進入並離開埃及;耶穌在曠野經歷四十天試探,與百姓在曠野漂流四十年對應;百姓被擄和歸回與耶穌的死和復活對應,耶穌在兩天後復活,以色列在兩千年後復興;受苦的僕人有時是指耶穌,有時是指百姓;亞伯拉罕的後裔有單數和複數,彌賽亞的生平和以色列百姓的命脈是緊密相連的。


神學的各種原則


除了上述類別外,彌賽亞的概念在聖經各個階段,也進一步發展出神學的各種原則。例如:什麼是罪?悔改?死亡?復活?神的國?外邦人的光?未來的世界?掛在樹木上的死刑?贖罪之意是擔當刑罰?神掩面?人是照神的形像所造?什麼是救贖?


請繼續關注下篇:妥拉中的五個基本彌賽亞預言


הִנֵּה-בָאתִי בִּמְגִלַּת-סֵפֶר כָּתוּב עָלָי
看哪!我來了。我的事在經卷上已經記載了⋯⋯」(詩40:7)
於是從摩西和眾先知起,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,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。」(路24:27)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